10月26日晚,由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南昌交响乐团共同呈现的“禾下乘凉——四特天工酒稻韵交响音乐会”在动人旋律与醇厚酒香中圆满落下帷幕。这场以“禾下乘凉”为主题,以“稻韵交响”为脉络的雅宴,不仅是一次艺术与美酒的邂逅,更是一场致敬耕耘、礼赞文明的深情对话。


禾下梦萦,致敬时代情怀
音乐会的灵感,源于袁隆平院士毕生追寻的“禾下乘凉梦”。这一梦想,不仅是先生个人情怀的写照,更是中华民族勤耕不辍、追求丰饶的精神缩影,是对大地深沉的情感。
四特酒,以整粒赣鄱大米为原料,其品牌故事与稻作文化血脉相连。从一粒稻谷的春华秋实,到一滴四特天工酒的岁月沉淀,这场音乐会正是对这一匠心旅程的艺术化表达。

文明回响:从“天工开物”到“禾下乘凉”的匠心传承
音乐会现场汇聚了来自江西省内近200位文化、艺术、商业等各界知名人士及精英翘楚。高朋满座,雅士云集,共同期待着一场稻韵酒香与音乐的对话。
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强在致辞中表示:“‘禾下乘凉梦’是袁隆平院士践行中华崛起的精神总括,本次音乐会以酒为媒,为了致敬如袁隆平院士一般,将毕生奉献给大地与丰收的匠人,感谢他们让亿万人实现‘大米自由’。四特酒作为扎根于赣鄱大地的白酒品牌,也从中汲取了坚守匠心、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。”

江西文演集团副总经理胡志坚在致辞中指出:“酒与乐,看似形态各异,实则神魂相通。它们都是时间的艺术,是匠心的结晶,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卓越创造。四特酒业对文化事业的支持,正体现了优秀企业高远的文化自觉与社会担当,是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。”
乐酒相融,共谱典雅华章
本场音乐会由南昌交响乐团艺术家们倾情演绎,一级编剧、词曲作家、电视导演田信国,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、一级指挥钟昕,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、青年女高音、二级演员李琼瑶,歌手刘丹丹、程波、沈格格等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联袂呈现,激昂的交响乐章与四特酒的醇香交织弥漫。

一级编剧、词曲作家、电视导演田信国

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、一级指挥钟昕
一曲曲或磅礴或悠扬的旋律,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入那片梦想中的金黄稻穗之下,感受着秋收的喜悦。音乐是流动的美酒,美酒是凝固的乐章,二者共同调和出一场令人沉醉的感官盛宴。

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、青年女高音、二级演员李琼瑶

歌手刘丹丹

歌手沈格格(左)、程波(右)
《丰收》《稻香》《在丰收的节日里》《白鹤鱼米望茶陇》《一杯美酒》《饮酒歌》《不忘初心》等经典曲目相继奏响,将丰收的欢庆、稻香的淳朴与美酒的醇厚娓娓道来。

江西省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海涛
江西省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海涛配乐朗诵《将进酒》,铿锵有力的声线与酒意澎湃的诗句交相辉映,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
古法新承:从《天工开物》到天工之酿
“禾下乘凉梦”饱含着对丰收与幸福的期盼,而四特天工酒,正是这粒米穿越时光,历经天工古法淬炼后,最终绽放的醉美结晶。它们共同根植于赣鄱沃土,是这片土地对世界的慷慨馈赠。
晚宴环节,在国家级品酒师的带领下,现场观众共同深入了解四特酒的酿制工艺及品鉴、勾调艺术。通过观色、闻香、品味,层层递进,感受四特天工12呈现出的“醇甜柔顺,醇和丰满,诸味谐调”的老酒风味。

扎根于赣鄱大地的四特酒,传承《天工开物》中古法酿酒精髓,以赣鄱优质大米为酿酒唯一用粮,不粉碎、不浸泡,在红褚条石窖池中整粒发酵。同时使用三种原料的大曲配方,五轮次发酵,三层分糟、量质摘酒,成就“一口三香”的独特风味。
作为特香型白酒的开创者与国家标准的制定者,四特酒始终以“守正创新”的匠心精神,坚守传统工艺,融汇现代科技,以品质铸就中国白酒的特香典范,成为江西的骄傲和名片。

交响落幕 酿时光经典
一粒米,承载着“禾下乘凉”的宏愿,成就杯中这一缕回味无穷的特香。

本次“禾下乘凉”音乐会虽已落幕,但四特酒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匠心品质的追求永不停歇。未来,四特酒将继续秉持初心,深耕江西这片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,以一杯特香致敬江西风土,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,不断探索品牌表达的新境界,向更广阔的市场传递特香型白酒的独特魅力与中国白酒的文化自信。
推荐阅读:
